
WOLED、QD-OLED 与 AMOLED:差异解析
我永远记得 2019 年末带着第一台 OLED 电视——LG E8 55 英寸走出百思买的情景。当时未曾想到,这台惊艳的设备会成为我疫情时期的救赎。那时我隐约知道 OLED 意味着自发光像素取代背光,能呈现纯粹黑色。但当我启动《最后生还者第二部》,看到如墨的阴影与摇曳火光交相辉映时,才真正顿悟——这不仅是画质提升,更是最纯粹的视觉叙事。
从后来升级的 LG C2 65 英寸到评测过的数十款设备,我逐渐明白 OLED 并非单一技术。实际上存在多种 OLED 变体,但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只有三种真正重要。
OLED 革命真正始于 2010 年代初 LG 将其推向主流。他们的方案?WOLED(白光 OLED),虽然你很难看到 LG 公开使用这个称谓。其原理如下:传统 OLED 使用独立红绿蓝子像素,但像素衰减不均(拜拜,烧屏!)。WOLED 通过统一白色 OLED 层叠加 RGBW 彩色滤光片解决该问题——就像用手电筒照射彩色透明片。更聪明吗?当然。完美吗?未必。滤光片不可避免地导致亮度损失与色彩偏差。高端型号通过微透镜阵列聚光来缓解这一问题。
接着是 2022 年的颠覆者:三星 QD-OLED。它用蓝色 OLED 激发量子点替代 WOLED 的白光层——这些微型半导体通过吸收转化光线而非过滤光线。结果?因几无光损而色彩更明亮鲜活。WOLED 或许白色亮度达 800 尼特但色域受限,QD-OLED 却能全程保持色彩强度。
与此同时,AMOLED 独树一帜,主要统治移动设备。其秘诀?薄膜晶体管层实现闪电般像素响应——完美契合智能手机(这也解释为何三星 Galaxy 屏幕如此跟手)。但代价是对比度略逊于传统 OLED。

如何为游戏选择合适 OLED
游戏场景解析:QD-OLED 通常参数胜出——其量子点提供无可匹敌的色彩量与亮度。但我的 LG WOLED 在明亮客厅表现依然出色,而三星简化抗反射涂层会在暗处显示失真紫晕而非纯黑。
AMOLED?它是特例——主要见于手机笔记本,其灵活性与响应速度优先于绝对画质。移动游戏良选,非客厅设备佳选。
正当我们认为 OLED 战局已定,LG 投下重磅炸弹:PHOLED(磷光 OLED)。这款被称为"梦想 OLED"的次世代技术承诺实现当前显示器 4 倍能效。虽然电视尺寸的 PHOLED 尚需数年,但您的下一部手机或许将率先彰显这场亮度与续航革命。
OLED 演进永不停歇——从我心爱的 E8 到未来新品,有一点毋庸置疑:黑色将从此与众不同。